載入程式圖片

王瀚誼律師 事務所(Wang Law Office)|高雄律師|台南律師

logo

案例及法律分享

CASE
勞資糾紛

工程案件發生職災,勞工向雇主請求補償時,需要注意什麼嗎?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來和大家討論,關於承攬工程發生職災後,勞工應該「怎麼向雇主請求職災補償」的問題?尤其於現行國內工程實務中,常會發生一個工程前後轉包給多個承包商的狀況,讓勞工在職災後,常需面對承包商、甚至業主相互撇清責任的狀況,此時,勞工應該怎麼辦呢?勞基法當中有沒有什麼保障勞工的規定呢?

文章目錄

【轉包工程案件的職災補償責任,應該由誰負責?】

A是B工程行的員工,兩人約定以日薪1,200元計算工資,後來,B工程行開始承攬C開發公司的工程,於是A便到C開發公司的工程中協助施工,豈料,在施工的過程中,A不幸被現場的雜亂的鋼構絆倒,造成身體受有多處傷害。

後來,A便向B工程行、C開發公司請求連帶賠償醫療交通費用、不能工作之工資、精神慰撫金!請問此時法院將會如何看待這個案例?

一、一直轉包的工程案件,應負起職災補償責任的人究竟是誰?

(1)轉包頻繁,小包商恐無力負擔勞工之職災補償責任

依照上面的圖所示,在工程案件中,事業單位將工程「給承包商承攬」,承包商轉包「給其他小包商再承攬」…,最後承攬的小包商則會請勞工來施工。此時,勞工面對到的通常僅是最後承攬的小包商,然而,最後承攬的小包商因其多為小型公司,常無如同事業單位、承包商之財力, 故於面對勞工職災事件時,常無力負擔勞動基準法第59條雇主對於職災勞工的補償責任。

(2)勞動基準法規定,承攬人、中間承攬人、最後承攬人對於職災補償應連帶負責
勞動基準法第62條

第1項:事業單位以其事業招人承攬,如有再承攬時,承攬人或中間承攬人,就各該承攬部分所使用之勞工,均應與最後承攬人,連帶負本章所定雇主應負職業災害補償之責任。
第2項:事業單位或承攬人或中間承攬人,為前項之災害補償時,就其所補償之部分,得向最後承攬人求償。

基於上述的狀況,勞動基準法第62條第1項規定,承攬人(承包商)、中間承攬人(小包商1)、最後承攬人(小包商2),對於勞工的職業災害補償,必須負起連帶責任!也就是說,當勞工發生職業災害後,依照勞動基準法第62條第1項規定,是可以一併向承包商、小包商兩者來請求職業災害補償的!

以下節錄勞動基準法第62條的立法理由給大家看:「在目前工業社會中,事業單位將事業之一部分招人承攬或經數次轉包,乃屬必然,為使勞工因職業災害之補償能獲確保,各中間承攬人均須負連帶責任,而事業單位所為此項職業災害補償之部份,亦得向最後承攬人求償,方屬合理。」可以明顯看出,該條文藉賦予各中間承攬人的連帶責任,進而確保勞工的職災補償請求權能受到滿足的立法本意。

因此,我們在這裡下一個小結論,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雇主須對勞工的職災負起補償責任;勞動基準法第62條第1項,則是著眼於業界多次承攬的現象,避免勞工向小包商求償未果,而規定承攬人、中間承攬人、最後承攬人之連帶責任,來擴大勞工得以請求職業災害補償的對象。

二、面臨職災事件,勞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1)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利於勞工向雇主請求補償!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上述「一、(2)」所提到,勞動基準法第62條第1項各承攬人對於職災補償之連帶責任,主要是以「勞工和最後承攬人間具有僱傭關係」為前提!因此,如果勞工是自營工作者、抑或與最後承攬人間僅成立承攬關係時,恐怕就無法享有勞動基準法第59條、同法第62條第1項規定的保障了!

於是,勞工若能夠與最後承攬人具有僱傭關係,對於自身的勞動權益是更有保障的,甚至在雇主拒絕勞動基準法相關的補償責任時,另可能會有向勞工保險局請求勞保給付,抑或依照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向勞動部申請相關必要補助的權利。(詳情請參考我們之前所撰寫過的文章:「雇主對於職業災害,依法有哪些賠償/補償責任?」、「沒有保勞保,遇到職災怎麼辦?」。)

(2)職災發生時,依法有及時通報勞動檢查的必要!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節錄)

第2項:事業單位勞動場所發生下列職業災害之一者,雇主應於八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
一、發生死亡災害。
二、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三人以上。
三、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一人以上,且需住院治療。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災害。
第3項:勞動檢查機構接獲前項報告後,應就工作場所發生死亡或重傷之災害派員檢查。
第4項:事業單位發生第 2 項之災害,除必要之急救、搶救外,雇主非經司法機關或勞動檢查機構許可,不得移動或破壞現場。

另外,依照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2項規定,在發生職業災害後,雇主有在八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的義務,後續勞檢人員會到場勘查現場狀況,以釐清事件的發生原因、了解雇主相關的違法事由等等,而這些勞檢行為,可以提供勞工於法律權益上的初步保障,甚至可作為後續雇主是否須負起相關刑事責任、勞工請求民事賠償的訴訟中,很重要的證據之一!因此,建議勞工於發生職災事件時,可敦請同事或家屬協助留心通報勞動檢查的事宜,對於自身權益方能有更多的保障。

三、法院如何看待今天的案例呢?

在我們今天的案例中,法院經由證人的證詞中得知,在施作工程的當下,A並沒有自行避開鋼構的可能,且經C開發公司員工確認,B工程行確實有向C開發公司承攬、且A也確實為B工程行之員工,因此,法院認定B工程行須對A負起雇主責任,而C開發公司亦有基於勞動基準法第62條負起連帶無過失補償責任的義務,而最終准許了A的請求。

高雄律師 台南律師 男律師 女律師 專業團隊 台灣律師 好的律師 推薦律師 認識律師 勝訴律師 訴訟律師 非訟律師 法律諮詢 法律問題 王瀚誼律師 莊曜隸律師 魏韻儒律師 民事案件 家事案件 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勞資案件 商務契約 公司法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民法 刑法 憲法 行政法 課程合作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公司法 法律顧問 契約撰寫 高雄捷運 高雄市政府 高雄律師推薦 詐欺 投資 法院 判決 勝訴案例 開庭 偵查 檢察官 法官 高雄地院 高雄高分院 高雄少年家事法院 律師見證 公證 朋友 不還錢 訴訟 

相關判決:
本篇文章同時刊登於勞資QA:
error: 請尊重網站內之智慧財產權,若有相關需求或疑問,再麻煩您跟事務所聯繫,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