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來向大家分享,關於刑事訴訟法「交付審判」一詞修法為「准許提起自訴」之新修法議題。
一、修法目的
(一) 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民國112年6月21日經總統公布之刑事訴訟法第258-1條、第258-2條、第258-3條、第258-4條等條文修訂。
(二) 在舊刑事訴訟法,告訴人委任律師聲請「交付審判」程序,法院裁定准許時,就視為檢察官提起公訴。然而,這樣的程序恐會違反「審檢分立」及「不告不理」等原則。
(三) 因此,此次修法目的係在公訴與自訴雙軌制的基礎上,將「視為檢察官提起公訴」修改成「准許提起自訴」,在檢察官認為不應起訴的情況下,讓告訴人立於訴訟程序主體,方才合理。本文試析修改法條,並說明如下。
二、再議被駁回,方能開啟「交付審判」之程序
三、修法細節部分臚列如下:
告訴人不服前條之駁回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十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於法院裁定前,得撤回之。
為完整保障被害人權益,賦予被害人向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後、法院裁定前,可自行決定是否撤回自訴,或在自訴程序審理過程,亦可決定是否撤回自訴。此一規定,有鼓勵被害人善用修復式司法程序之機會。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予聲請人、代理人、檢察官、被告或辯護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
法院「准許提起自訴」之程序裁定前,給予當事人(如被害人、代理人、檢察官、被告及其辯護人),有機會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權。
參與准許提起自訴裁定之法官,不得參與其後自訴之審判。
明文規定,參與准許提起自訴裁定之法官,日後不得參與其後自訴之審判過程,用以防止法官預斷之危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此次修法目的,主要係將「交付審判」修法為「准許提起自訴」之程序,才不至於發生檢察官認為不需要起訴之情況下,卻強迫檢察官提起公訴之不合理現象。並且,保障當事人在「准許提起自訴」程序過程,有陳述意見機會之權利。最後,再設計參與准許提起自訴裁定之法官,日後不得參與其後自訴之審判過程,用以防止法官心證上預斷之危險。
更多文章可以到我們的各大平台觀看,如果有幫助到您,還請不吝按讚👍、追蹤🔔、分享🚀讓其他好朋友知道♥♥:
舊家https://www.wlaw.tw/case-list.asp
新家https://wanglaw.tw/cas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nglawoffice/
Line https://lin.ee/5Q4k6H8
#高雄律師 #高雄律師推薦 #律師 #商業合約 #法律顧問 #法律諮詢 #王瀚誼律師 #律師團隊 #民事案件 #刑事案件 #家事案件 #勞資案件 #智財案件 #著作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