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與大家討論的是「祭祀公業」的法律議題!其實祭祀公業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自南宋的「祭田」、「義田」,是一種由同宗族的親屬購置土地,再以土地上的收益提供祭祀先祖之用,以達維繫家族經濟、發揚家族血脈傳統的功能,後續才輾轉於清領時期,沿襲到台灣來。
在民國109年的今天,此歷史悠久的制度,在歷經了日治時期、國民政府等不同時期的制度,加上整體社經結構的轉換,更面臨了諸如:宗族系統消失、權利主體認定不易、土地資源無法有效利用等等爭議,因此該如何妥善管理此具有時代意義的制度,並調和不同世代親屬間的權益,就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了。
以下,我們會用案例,跟大家討論幾個法律議題:
一、祭祀公業的法律性質為何?
二、祭祀公業派下權的認定標準為何?
A姓家族在台淵源已久,從清領時期發展自今,其子嗣綿延不斷,於台灣多區均有自建祖祠,以供祖孫追典之用,其中一個支系「祭祀公業大A派」,早在祭祀公業條例施行前就已經實際存在,同時並也已訂立規約書(民國74年訂立)做為運作依據。
如今一個子孫小A,以自身為大A派之直系血親卑親屬,而應享有派下權的利益,故向法院提起訴訟,但「祭祀公業大A派」則以該子孫小A並無合法規約,且又無法證明其祖先具有派下權,而成為適格的設立人,因此認為該子孫小A並無法有理由地主張派下權。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祭祀公業:由設立人捐助財產,以祭祀祖先或其他享祀人為目的之團體。二、設立人:捐助財產設立祭祀公業之自然人或團體。
三、享祀人:受祭祀公業所奉祀之人。
四、派下員:祭祀公業之設立人及繼承其派下權之人;其分類如下:
(一)派下全員: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自設立起至目前止之全體派下員。
(二)派下現員: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目前仍存在之派下員。
五、派下權: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所屬派下員之權利。
六、派下員大會:由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派下現員組成,以議決規約、業務計畫、預算、決算、財產處分、設定負擔及選任管理人、監察人。
該如何在兼顧歷史背景、又合乎現行法的體系下,去合理地定義祭祀公業的性質,一直是個具有挑戰性的議題,在日治時期多將祭祀公業視為習慣法人,若無長年有法確信之慣行則準用民法上之規定,而民國時期最初雖嘗試以「台灣省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辦法(94年1月1日停止適用)」、「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97年1月1日停止適用)」為依據,但近年來則以「祭祀公業條例(97年1月1日開始施行)」為主要法律依歸。
根據祭祀公業條例第3條規定,祭祀公業指的是:由設立人捐助財產,以祭祀祖先或其他享祀人為目的之團體,實際上可以指的是派下全體共同共有祀產的總稱,屬於民法中財團法人、社團法人以外的特殊法人地位,依法也是具有法人格的,只是祭祀公業無法當然地適用民法中的法人規定。
一般來說祭祀公業可以包括幾個設立的要件:
因為許多祭祀公業的歷史已經淵遠流長,當中更涉及了龐大的土地利益,而若為合法的派下員即可以按房份比例享有許多財產利益,因此實務上最多的爭議,即是落在誰為設立人、派下員資格如何認定的問題上頭。
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其派下員依規約定之。無規約或規約未規定者,派下員為設立人及其男系子孫(含養子)。
而今天我們案例要討論的即是,子孫小A是否具有A姓家族的派下權呢?依照祭祀公業條例第4條第1項指出,在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其派下員認定依照當初設立的規約定之。
實務見解也多指出,祭祀公業之派下權,除非有特別約定、或是各個公業有獨有之規約與習慣,多由派下員之男系子孫因繼承而取得派下權的資格。「祭祀公業之派下權,係身分權之一種,如無特別約定,多由派下員之男系子孫因繼承而當然取得。派下權乃派下員對於祭祀公業所有權利及義務之總稱,派下員祭祀祖先之義務應不得出售或讓與。」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41號民事裁定參照。
而案例中的祭祀公業大A派於祭祀公業條例施前行已經存在,也曾於民國78年依法項縣市政府申報該規約,因此即應依照當初的規約內容為準據,而該規約也確實曾指出,只要是所傳男性直系血親卑親屬冠高姓者,即屬派下員之一,因此當子孫小A可證明自己為大A派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時,即可以被認定為具有派下權。
然而此時,A姓家族卻主張該規約書,在僅有半數派下員同意的情況下,並不符合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14條第1項規定,需要全體派下員之同意的要件,因此該規約書應該無效,讓子孫小A不得因此規約而取得派下權。
第1項:祭祀公業土地申報時無原始規約,而於派下全員證明書核發後始訂立規約者,應經全體派下員之同意。
規約應載明左列事項,並向民政機關(單位)申請備查。
(一)祭祀公業名稱、目的及住址。
(二)派下員資格。
(三)管理人人數、權限、任期、選任及解任方式。
(四)規約變動之方法。
(五)處分(包括設定負擔)財產之方法。
(六)祭祀公業解散後財產分配方法。
第2項:管理人為訂立規約召開派下員大會時,應報請民政機關(單位)派員列席,並將會議紀錄送民政機關(單位)備查。
但法院指出,A姓家族的規約是於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修正前即制定,因此並無法沿用其需要全體同意才有效的規定,就算僅經半數同意,還是依法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接著,A姓家族認為設立人依照創設沿革上記載,應僅限為最初的「起議六房長」,其餘支派皆無法為合法的設立人,因而其餘支派皆無法讓後代的男性直系血親卑親屬,透過繼承而取得派下員資格,但法院指出依照A姓家族所提出的創設沿革,是由後人口耳相傳之內容加以編纂而成,並沒有辦法證明設立人僅限於六房長的事實,而在歷經兩審後,法院最終認為子孫小A具有祭祀公業大A派的派下權無疑。
高雄律師 台南律師 男律師 女律師 專業團隊 台灣律師 好的律師 推薦律師 認識律師 勝訴律師 訴訟律師 非訟律師 法律諮詢 法律問題 王瀚誼律師 莊曜隸律師 魏韻儒律師 民事案件 家事案件 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勞資案件 商務契約 公司法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民法 刑法 憲法 行政法 課程合作 保險法 證券交易法 公司法 法律顧問 契約撰寫 高雄捷運 高雄市政府 高雄律師推薦 詐欺 投資 法院 判決 勝訴案例 開庭 偵查 檢察官 法官 高雄地院 高雄高分院 高雄少年家事法院 律師見證 公證 朋友 不還錢 訴訟